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歐洲成為疫情震中,據報道,因為急缺呼吸機,有的醫院甚至不得不拔掉老年人的呼吸機,把活下去的機會讓給年輕人。
呼吸機可以輔助或替代呼吸功能,為重要器官的血液充氧。對部分COVID-19危重患者來說,機械輔助通氣是決定他們能夠康復還是死亡的治療手段。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最早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中國,有最多的確診病例,其中6.1%演變成危重病例,5%需要在重癥監護病房接受通氣治療。
當前歐洲疫情的影響不斷擴大,為解決醫療物資的短缺問題,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國政府近日相繼與數家汽車企業以及航空航天制造企業展開協商,呼吁各大企業轉產包括呼吸機在內的醫療設備。
汽車企業轉產呼吸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企業能迅速增產的口罩和溫度計不同,呼吸機的生產門檻更高。在緊迫的形勢之下,要想生產出安全可靠的呼吸機設備,非專業企業勢必面臨不小的挑戰。